close

教師節再過幾天就到了。這讓我想到 2010 年上映的一部史實電影:孔子決戰春秋。至聖先師孔子「以仁為本」的儒家思想,影響中國幾千年,就連鄰近的日本與韓國也都深受其影響,甚至還演變成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人的謬論。

孔子決戰春秋  

西元前771年,犬戎兵攻破周朝國都鎬京,軟殺了昏庸的幽王,第二年,諸侯們在洛邑立幽王之子為周王,這時的周朝史稱東周。

東周時期的轉變是很巨大的,雖然周天子在名義上仍是至高無上,但實際上早已毫無權勢。在諸侯割劇,渴望權力的慾望下,歷史課本上所撰述的「春秋」時期,就在此時拉開序幕。孔子,就是在這個亂世之中出生。

諸侯們為了更大的領土,稱霸一方,開始相互征戰。春秋時期二百多年,諸侯間的戰爭,帶來的是百姓的顛沛,只能在這亂世中辛苦的生活。

也在這時候,中國哲學思想和文化創造開始萌芽茁壯,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,希望在亂世中撫平人那顆不安的心。

孔子:決戰春秋,描述孔子 51 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他 73 歲病逝的經歷,他為了尋找機會實現政治主張,帶著子路、子貢、顏回等弟子周遊列國。但理想的背後充滿國家爭霸的權謀、宮廷政治的黑暗!這部片子挑選了最有戲劇性的墮三都、周遊列國、子見南子、陳蔡被圍、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改編而成。

孔子決戰春秋孔丘(周潤發飾演),出身當時一個小諸侯國—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,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。他年輕時獻身教育開設學堂,門徒三千,賢人七十二,與顏回、子貢、子路等弟子們感情深厚。同時孔子也是習六藝,善長謀略的政治家!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,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治國理想。51歲任職魯國中都宰,並以其膽量和智慧,在一場齊、魯兩國邊界的會盟上,不戰而屈人之兵!   

孔子自述,少時貧賤故多能鄙事,因為這種磨鍊,培養出他的韌性,讓他在面對危險時,皆能處之泰然。大起大落的人生逆境,也造就了孔子堅毅的性格,對理念的信守,同樣感染門下學生,不論是仕人或軍人都令人讚賞與信賴。

這部電影的後半段,著墨在孔子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甚多,也讓我多有感觸。在各國推銷治國理念時,真正採納的並不多,有些敷衍了事,有些連城都不讓他進,孔子便在城外的竹林裡,席地而坐,不理外界紛擾,不管刺骨寒風,不改初衷的向學生宣說天人合一的仁愛思想。

看到這個畫面,就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妙天師父...積非成是、斷章取義的媒體炒作,讓多數人產生刻版印象的誤解,弘法近30年來,冷言冷語的人多,了解妙天師父理念的人少,刻意魔化的人多,了解妙天師父乃正法傳承的人少..平白斷送了許多大根器者的修行解脫之路...  

正法傳承被視為新興宗教,發揚釋尊印心佛法被視為附佛外道,儘管如此,師父心中牽掛的,仍是地球眾生,就如孔子,儒家思想在心中,不管多少阻礙,多少艱險,都不能抹去那一心只想利益眾生的大慈悲心!

孔子提倡天人合一和仁的中心思想,不正是師父所說「禪」的精神嗎!孔子的仁愛之說,在於人人都能做到心善,若人皆為善,彼此間必能和睦相處,世界就可以和平。

「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」,《禮記》〈禮運大同篇〉中,孔子已刻畫出他心中的大同世界,就是讓世界上的每個人心中,都充滿了仁與愛;「地球佛國,人人作佛」,讓每個人都能夠解脫我執與法執,即身成佛,不再受輪迴之苦,地球不再有戰爭,人們不再有仇恨,這是師父中心的大同世界,也是最美好的人間淨土!

arrow
arrow

    蝶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